(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)
紫外线疗法(常识)
一.物理特性
紫外线是不可见光,波长短于紫光,在光谱中位于紫光之外,此区无明显热,但可引起光化学反应,因此紫光线又有光化线之称。按波长不同,紫外线可分为长波紫外线(320纳米—400纳米)、中波紫外线(280纳米—320纳米)、短波紫外线(180纳米—280纳米)三部分。
二.治疗机理
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时,可引起皮肤红斑反映及色素沉着。不同波长,不同剂量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不同。
1.消炎杀菌作用:在炎区进行中等以上剂量紫外线照射,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白细胞增多,吞噬病原体的活动活跃,并有促进水肿消散的作用,尤以波长254纳米的紫外线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,因此软组织感染,伤口感染时进行紫外线照射有很好的效果。
2.镇痛作用:中等以上剂量紫外线照射,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,并促进组织内致痛化学物质排除,故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。
3.抗佝偻病作用:可使皮肤上的7—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。维生素D3可增加钙磷的吸收,调节钙磷代谢,促进钙沉着于骨内,因此可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及成人的骨软化症。
4.促进肉芽生长:小剂量紫外线照射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,加速组织修复,伤口愈合的作用。
5.抗过敏作用:多次小剂量紫外线照射,可使人体的过敏状态脱敏。
6.增强机体的免疫力:多次适量紫外线,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增强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。
照射剂量参考表
(仅为各地用户参考)
体表各部位首次照射剂量(*以生物剂量计算)
面 部:3—5 膝关节:10—15
颈 部:前侧:3—5
后侧:5—8 小 腿: 前侧:10—15
前 胸:3—5 屈侧:4—5
侧 胸:2—4 上 臀: 伸侧:6—8
背 部:4—6 屈侧4—5
腹 部:3—5 肘关节:伸侧:8—10
腰 部:6—8 屈侧4—6
臀 部:6—8 前 臀:伸侧:10—12
内侧:3—5 屈侧:8—10
大 腿:前侧:5—6 腕关节:伸侧:15—20
后侧:4—5 屈侧:10—15
手(掌、背):30
根据次照射后皮肤反映程度逐步增加剂量的原则:
1) 次照射后皮肤未红者(12小时以后)第二次照射可增加一倍的剂量。
2) 隐约可见发红者可增加50%的量。
3) 12小时后可见到皮肤呈褐色(色素沉着)红斑消失者,可增加30—40%。
4) 皮肤发红明显(强红斑)停止照射。
伤口紫外线照射方法:
(1)新鲜伤口:创面没有浓性分泌物可用中等剂量(大约8—10个生物剂量)照射,每日或隔日减1—2个生物剂量,6—10次直至皮肤愈合。每次照射,包括正常皮肤1—2cm。
(2)化脓性伤口:创面有大量浓性分泌物,可用大剂量照射30—60生物剂量,照射时不包括正常皮肤。如果次照射后坏死浓性组织脱落,露出新鲜肉芽,第二次可用中等剂量照射,方法同1。如次照射浓性组织未脱落,可再加大剂量50%,直至创面新鲜,共照4—5次。
急性炎症感染照射方法
采用中心重叠照射方法:此法用于急性炎症感染。应用大剂量紫外线(红斑量)照射病灶局部,不包括正常皮肤,然后用适当红斑量照射病灶周围5—10cm范围健康皮肤,感染控制后酌情减量。
*1个生物剂量:紫外线照射人体敏感部位皮肤,产生弱红斑反应所需短时间(通常以秒为单位)
例如:紫外线治疗仪体表照射器:1个生物剂量=2秒(距离为5cm),人体背部疾患照射量一般需4—6个生物剂量,则实际照射时间2(秒)×4—2(秒)×6,即8—12秒,以此类推。
病种的照射剂量
体表照射:1个生物剂量=2秒(灯管距照射部位约5cm)
病种 | 照射部位 | 首次剂量 (生物剂量) | 增加剂量 (生物剂量) | 照射间隔 | 照射次数 |
疖肿 | 面部 躯干 四肢 | 3—5 6—8 8—10 | 1— 2 1—2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同上 | 3—5 3—5 3—5 |
痈 | 颈后 背后 | 8—10 6—8 | 1— 2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同上 | 3—5 3—5 |
急性蜂窝织炎 | 面部 四肢 | 3—5 8—10 | 1— 2 2— 3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同上 | 4—6 4—6 |
甲沟炎 | 病灶局部 | 20—30 | 10—20 | 每日一次 | 4—6 |
淋巴结炎 | 病灶局部 | 3—4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 |
丹毒 | 四肢 躯干 | 10—12 6—8 | 2—3 2—3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同上 | 5—7 5—7 |
虫咬伤 | 病灶局部(包括周围健康组织2—3cm) | 7—10 | 2—3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2—3 |
注射后局部炎症 | 病灶局部(包括周围健康组织2—3cm) | 8—10 | 视次照射后反应情况加2—3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3—4 |
血肿 | 病灶局部 | 3—5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3—4 |
冻伤:一度 二度 三度 | 病灶局部 同上 同上 | 10—15—20 10—20—30 20—30—40 | 逐渐增加至大量 | 每日一次 | 4—6 |
褥疮 | 早期局部褥疮疮面周围正常组织 | 1— 2 8—10 4—6 | 1 2— 3 1—2 | 每日一次 同上 同上 | 3—5 6—8 6—8 |
静脉炎 | 病灶局部 | 5—6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3—5 |
支气管 哮喘 | 穴位照射肺俞、心俞、脾俞、大椎、天突、配合足三里(照射直径1.5cm) | 2—4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每日照射3个穴位共照4—6 |
急性乳腺炎 | 病灶局部 | 3—4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3—5 |
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 | 局部照射 | 参照体表各部位首次紫外线照射剂量表 | 每日30%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10 |
带状疱疹 | 照射局部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10 |
毛囊炎 | 照射局部 | 3—4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 |
脓包 | 照射局部 | 2—4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5—6 |
斑秃 | 照射局部 | 2—3 | 每次增1 | 每日一次 | 10 |
肋间神经痛 | 沿肋间神经部位照射 | 3—5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3 |
股外侧皮 神经炎 | 病灶局部 | 6—8 | 2—3 | 隔日一次 | 3 |
疥疮 | 病灶局部 | 4—5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 |
急性气管炎 | 前胸、后背 | 3—5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 |
玫瑰糠疹 | 病灶局部 | 参照体表剂量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 | |
冻疮 | 病灶局部 | 20—30 | 30% | 每日或隔日 | 4—6次 |
体腔照射(采用光导抵近患部照射)
直光导1个生物剂量=1秒 大弯光导1个生物剂量=3秒
鼻光导1个生物剂量=2秒 妇科照射器1个生物剂量=1秒
病种 | 照射部位 | 首次剂量 (生物剂量) | 增加剂量 (生物剂量) | 照射间隔 | 照射次数 |
急性咽炎 | 分三区:咽后壁、咽两侧 | 6—8 | 每次增1 | 每日一次 | 6次 |
急性扁桃体炎 | 分两区:两侧扁桃体 | 6—8 | 每次增1 | 每日一次 | 6次 |
口腔溃疡 | 照射局部 | 5—6 | 每次1—2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
牙周炎 | 牙蟮粘膜 | 6—8 | 每次1—2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
鹅口疮(新生儿) | 病灶局部 | 2—3 | 每次增一 | 每日一次 | 4—5次 |
急性鼻炎 | 照射鼻腔内 | 6—8 | 每次增一 | 每日一次 | 3—5次 |
慢性鼻炎 | 照射鼻腔内 | 6—8 | 每次增一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
外耳道炎 | 外耳道 | 6—8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
外耳道疖肿 | 病灶局部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
耳软骨膜炎 | 照射局部 | 3—4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5—6次 |
鼻前庭炎 | 8—10 | 2—4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化脓期 鼻疥 | 15—20 8—10 | 2—4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鼻粘膜萎缩 | 3—6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外耳道霉菌病 | 5—6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急性中耳炎 | 5—6 | 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急性鼓膜炎 | 5—6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疱疹性口炎 | 5—6 | 1 | 每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坏死性口炎坏死区周围 | 15—20 6—8 | 2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根尖周炎 | 6—8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唇炎 | 4—5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口角炎 | 4—5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地图舌 | 10—20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干槽症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智齿冠周炎 | 6—8 | 1 | 每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慢性咽炎 | 5—6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慢性扁桃体炎 | 6—8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急性喉炎 | 5—6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慢性喉炎 | 5—6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阴道炎 | 6—8 | 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宫颈炎 | 6—9 | 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8次 | |
会阴侧切术后预防感染 | 4—5 | 1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肛裂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直肠炎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隐窝炎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肛管炎 | 8—10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 |
窦道 | 5—20 | 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6—12次 | |
耳软骨炎 | 5—6 | 1—2 | 每日或隔日一次 | 4—6次 |
附:GLY-A型紫外线治疗仪临床使用报告
紫外线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炎症、多种皮肤病等疗效显著。经3年多临床治疗12549人,该治疗仪性能稳定,疗效满意,报告如下:
临床治疗:
治疗疖肿、毛囊炎、静脉炎、术后切口感染、术后切口愈合不良、褥疮、口腔溃疡、咽炎、丹毒、感染伤口、带状疱疹、甲沟炎、肋软骨膜炎、玫瑰糠疹、单纯疱疹、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共828例。
各主要病种的疗效见附表,828例中治愈562例,治愈率达67.87%,显效以上755例,显效率为91.18%,好转以上817例,有效率达98.67%。
紫外线治疗某些常见病的疗效统计
病 种 | 治 疗 效 果 | 合 计 | |||
治愈 | 显效 | 好转 | 无效 | ||
疖肿、毛囊炎 | 143 | 18< | — | — | 161 |
口腔溃疡 | 57 | 21 | — | — | 78 |
咽炎 | 41 | 70< | 41 | 4 | 156 |
静脉炎 | 58 | 18< | 14 | — | 90 |
术后切口感染 | 67 | 5< | — | — | 72 |
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| 28 | —< | 7 | 3 | 38 |
褥疮 | 11 | 13< | — | 4 | 28 |
其它炎症疾病 | 157 | 48< | — | — | 205 |
562 | 193< | 62 | 11 | 828 |
其中以毛囊炎、疖肿、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好,显效率大。
一、病例介绍:
1、 冯某某,女,25岁,因高烧左大腿内侧疼痛,皮肤充血,急诊,查:左大腿内侧有10×20cm界限清楚的皮肤充血,压痛(+),体温38.9℃,WBC1200,中性90%肌注青霉480万单位,体温不降,症状不减,给予病灶处紫外线照射(6MED),次日体温降至37℃,自觉症状显著减轻,治疗三次,体温降至正常,症状及体症消失。
2、 姜某,女,20岁,左眼剧痛,眼睑红肿,球结膜高度水肿,积血,角膜呈灰色水肿,盘状溃疡直径7-8mm,表面坏死性脓苔呈淡绿色,前房积脓3-4mm,分泌物细菌培养为绿脓假单细胞菌,确诊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,用0.5%金霉素,蜂地麻抗病毒点眼,先锋霉素D静脉点滴等治疗,病情仍继续恶化,估计角膜极易穿孔,眼球保留困难。
经采用GLY-A型紫外线治疗仪体腔光导照射患眼角膜,球结膜,睑结膜(剂量5-8-10MED),次日眼痛锐减,眼睑红肿显著减轻,照射3次后左眼疼痛消失,仅存异物感,眼睑红肿基本消退,球结膜水肿显著减轻,角膜变得有光,盘状溃疡缩小至6.5mm,前房积脓1-2mm,分泌物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,保住了眼球。
3、 曹某某,男,49岁,干部,结肠破裂,肠修补及结肠造瘘后,刀口及瘘道口感染,常规治疗,效果不明显。治疗:将刀口及瘘道清洁,消毒,置入小号光导贴近伤口,每处移动照射30秒;同时上述两处铺直径15mm孔巾,各给弱红斑量照射,体腔照射每次递增50%,体表照射每次递增2个生物剂量,五次治疗后,完全愈合。
4、 曲某某,男,25岁,工人,电火花击伤右手背,二度烧伤,常规治疗后局部疼痛肿胀,有脓性分泌物。治疗:使用体表治疗,中红斑照射,每次递增1—2个生物剂量,十次治疗后,结痂全部脱落,创面愈合。
5、 李某,女,16岁,臀部烫伤,剧烈疼痛,诊断为二度烧伤,给以红斑量照射,每次增加一个生物剂量,一次照射后,自述疼痛减轻,经三次照射后,溃疡面消失,粘膜恢复正常。
6、 孙某,男,4岁,口腔溃疡,双侧颊部有四个白色溃疡面,每个5mm×5mm。治疗:用小号石英光导,每个溃疡面照射10秒钟,一次照射后,自述疼痛减轻,经三次照射后,溃疡面消失,粘膜恢复正常。
7、 吕某某,女,28岁,农民,身体虚弱,四肢无力,食欲不佳,头痛,头晕,失眠多梦,“B”示右侧附件炎,心电图大致正常,血色素8克。治疗:紫外线体表全身照射,患者全裸,卧位,距离10mm均匀移动,颈肩部以下,双膝以上为主,分前后左右四个照射面,每个照射面15秒,共照射20次,前10次每次递增5—6秒,后10次每次递增2—3秒,以确认皮肤不出现红斑反应为准,疗程结束后,患者体重增加,自述食欲良好,失眠现象消失,“吃得饱,睡得香”,四肢有力。
8、 林某某,女,27岁,工人,霉菌性阴道炎。治疗:阴道宫颈清洗消毒后,体腔灯接大号直光导,对准宫颈糜烂面照射3分钟,退出窥器,再将前述光导送入阴道深处,由内向外移动均匀照射阴道2分钟,每次递增1/3,换用体表灯,对准会阴部位予弱红斑量照射,每日一次,每次递增1/4,三次治疗,症状大为减轻,再经2次治疗,痊愈。
9、 杜某某,男,38岁,干部,患花斑癣。治疗:皮损以外区域,涂市售普通防晒霜以保证正常皮肤。体表治疗:首次照射6秒钟,每次递增1—2个生物剂量,每日一次,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勤洗澡,保持局部清洁,六次治疗后症状减轻,照射局部可见轻度色素沉着,15次后症状基本消失,继续照射至24次痊愈,一年后未复发。
10、 段某某,女,24岁,怀孕3个月,患带状疱疹,本人及家属均不同意使用抗菌素及普通药物治疗,采用体表治疗法,沿发病部位及相应脊神经分3区,每区约15cm×5cm,铺巾,每区照射5秒钟每次递增三秒,每日一次。体腔灯接大号弯光导选双侧合谷,曲池,足三里,肺俞,三阴交给予红斑量照射。每次递增一个生物剂量(约1.5秒),每日一次,经六次治疗,完全控制症状,胎儿经“B”检查发育正常。
二、杀菌实验:
盘状照射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照射5秒;阴沟肠杆菌、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照射1秒;绿脓杆菌照射5秒,全部杀灭;直光导照射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2秒;乙型溶血型链球菌1秒;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阴沟肠杆菌5秒全部杀灭。以上实验表明,本仪器有很强的杀菌作用。
注意:在中等以上剂量紫外线照射后,照射区皮肤出现界限清晰、颜色均匀的红斑,属正常反应,不宜用手洗、手搓、热敷、洗澡或进行红外线照射,以免减弱红斑,影响治疗效果。
大量研究表明,治疗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不会引起细胞的癌变。
紫外线治疗仪临床应用报告
我科应用ZYY—9系列紫外线治疗仪,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病种的临床治疗工作,现将部分病历汇总报告如下:
①赵某某男 59岁
左颈部疼痛,起疱疹半月余,皮科诊为带状疱疹并收入病房,给予输液加镇静剂杜冷丁等治疗,疼痛症状有缓解,但夜间只能睡1—2小时,转来我科,请理疗会诊,检查:患者痛苦表情,左额部,下自眉弓,上至发际,及太阳穴部可见皮肤溃烂,部分区域有渗液,部分区域以干燥结痂。我科给予:紫外线照射10MED起,每日一次,3次后,创面干结,自觉疼痛缓解,能入睡2—3小时,7次治疗后,患者明显症状减轻,第9次疼痛有反复,加大剂量13MED,3次后明显缓解,能安静入睡,皮科协助给予药物治疗,痊愈出院。
②于某某男 48岁
左侧胸背疼5天。检查左侧背部可见2个疱疹,侧胸部,第8肋神经走行水平分布区,平腋前及腋后线之间有两个疱疹,其中一个破溃,有少许渗液,非脓性.皮科诊为带状疱疹。我科给予紫外线10MED照射疱疹部,神经根部皮肤给以3MED 照射,每日一次,每处每次酌加2—3个MED,共8次后疼痛完全消失,疱疹开成痂皮,逐渐脱落痊愈。
③王某某 女 38岁
咽堵痛,发烧3天由耳鼻喉科用抗生素治疗后,仍高烧39%,请我科会诊,申请理疗。追问病史,患者起始咽疼,尤其进食、进水症状加重,检查:双扁桃体充血,并覆盖脓膜,咽红,高烧39.2℃。
给以紫外线体腔照射,咽部10MED,双扁桃体各20MED,一天后疼减轻,每日一次,每次酌情增加3—4MED,3天后烧退至37.6℃(高时),巩固治疗3次病状消失,进食,进水正常。
④刘某某 男 42岁
左耳肿物一周。患者发现左耳部肿起,不疼、不痒,左侧卧时有压疼,不适感,逐渐增大,耳科疹为软骨膜炎,介绍来我科检查,左耳廓腔内可见蚕豆大小肿物不红、质韧、压痛(±),波动感(±),给以紫外线照射(光导法)5MED,每日一次,每次酌加1—2个MED,或隔次再加,14次治疗后波动感消失。留一小硬结。痊愈。
⑤孙某某某大学工人 53岁 男性
右耳廓肿物月余。无明显诱因,右耳郭肿,有压疼,校医曾给予口服药物治疗(不详),耳科曾疹穿刺抽液,加压包扎治疗,两次都复发后转来我科。给以局部5MED治疗,一日一次,每次治疗酌加1—2个MED,14次后波动感明显减轻,加照4次,波动感完全消失,但耳廓留有硬结,畸形有所减轻,停疗。
⑥沈某某 女 26岁
剖腹产术后伤口不愈15天,患者剖腹产术后,下腹正中伤口远端,红肿疼,拆线后,伤口感染,扩创后,放脓2ml,伤口长约2.3cm,深约1.3cm,周围红肿,稍硬,压痛(+)。每次清洁伤口之后行紫外线照射,起始12个MED,每日一次。2次后伤口液化,分泌物增多,清洁后改14MED一次。次日创面清洁,减量,为6 MED一次,每日一次,肉芽生长良好,但出周围正常皮肤,改为8MED治疗4次。内芽平整,改为3MED,4次后痊愈。
⑦梁某某 男 26岁
右手拇指处伤6日,因右手施工中碰伤拇指,换药治疗未愈,由外科转来我科。检查:右拇指侧伤口约0.9×0.4cm,深约0.2cm,外敷紫草膏敷料。行清洁伤口后,给以紫外线12MED,每日一次,二次后创面新鲜,改为4MED后,偶发两侧面红有少许脓性分泌物,改8MED,照射后肉芽新鲜,减为3MED,每日一次,4次后伤口愈合。
⑧李某某 男 42岁
双足肿疼痛1月余,患者双足有足癣,趾间奇痒,流水,皮肤溃烂发白,散发异样臭味,皮科用药后能缓解,反复发作二年余。本次发作后双足肿,双大腿根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,压痛(+),伴发烧38℃—39℃,收入住院治疗,除输入抗生素治疗外,采用双足踝以下紫外线照射,二级红斑量,趾间溃烂面用强红斑量照射,每日一次,5日后体温降至正常。渗出减少,创面收敛。7次后双足肿明显减轻,腹股沟部淋巴结压痛(-)并有所变小。14次后患者步行自由,创面干燥,肉芽生长良好,21次后除少数趾间有渗液,28次后痊愈。
⑨林某某 男 28岁 民工
患者于4天前自觉颈后部局部起小疙瘩,颈部肿疼4天,未介意,后逐渐肿疼加重。检查颈椎,右侧发际处可见一疥,如同小早大小,带脓头。采用紫外线照射,(中心重叠法)疥外围1—3cm区进行4MED照射,疥区8MED照射,2次后,局部变软,脓头破溃,巩固治疗3天后痊愈。
⑩王某某 女 22岁